中国航天重器“三剑客”服务全球

4864

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奋斗,中国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大国重器,不仅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显著标志,而且是增进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其中,被称为中国航天重器“三剑客”的“中国天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空间站成为促进中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先锋。


2018年11月7日,观众在2018珠海航展上观看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1:1的工艺验证舱)。人民图片

坐落在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建成并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2020年1月,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实现了中国在天文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能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截至今年3月末,FAST已发现的脉冲星超过300颗。


FAST望远镜全景。图片来源:FAST工程

FAST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宣布,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时起,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评审结果将于7月20日公布,观测时间将从8月开始。这意味着,FAST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更高水平,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

4月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十分忙碌,中国航天科技精英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投入到建造航天基础设施——中国空间站的艰巨工作中。


FAST探测到的脉冲星编号为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自转周期为1.83秒,据估算距离地球1.6万光年。图片来源:FAST工程

根据规划,在2021年和2022年,中国将实施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4次货运飞船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今年初,中国空间站建设各项准备工作节奏加快。早在2018年5月,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举行“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详细公布了中国空间站的合作模式。经过筛选,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肯尼亚、日本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涉及空间天文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表达的以中国空间站作为平台和载体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的诚意和行动。


2020年4月6日,中国新疆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新塔拉村农田里,一台装着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在播种棉花。于苏甫•艾尼/人民图片

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从诞生那天起,中国“北斗”就具有天然的国际性,开启了向服务全球迈进的历程。

建设导航系统,不仅需要本国强大的空间科技能力提供支撑,还需要占用空间频率资源和轨位资源,这些都涉及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协调工作。由于“北斗”需要海外站点提供支持,中国于2013年与巴基斯坦达成合作建设北斗系统海外监测站项目的协议,之后监测站很快在巴建成并开通运行,拉开了“北斗”海外建站的历程。

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此外,北斗和美国、俄罗斯、欧盟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及系统间合作持续深化。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永远在路上。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张保淑

Телеграм-канал «Нефть и Газ Казахстана. Факты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Ежедневные новости с краткими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и. Бесплатная подписк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е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DKNews» зарегистрировано в Министерстве культуры 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 Свидетельство о постановке на учет № 10484-АА выдано 20 января 2010 года.

Тема
Обновление
МИА «DKNews» © 2006 -